健康博士
健康宣教
颅脑外伤的康复
发布者:杭疗健康管家 发布日期:2014-11-29
0

颅脑外伤是指外伤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,伤后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(如意识、运动、感觉、言语、认知功能、排便排尿等障碍)。尽早的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残存的脑神经功能,帮助患者恢复或部分恢复机体功能。


昏迷和无意识的康复

l 听觉刺激 可用正常交谈,专题讨论等方式,也可用收音机或电视机声音或病人熟悉的音乐作为刺激方法,防止多种声音混杂,逐步让病人适应背景中的噪声,也可起到对其有意义的刺激。

l 视觉刺激 可将家属或朋友的照片给病人看,在全部视野范围内进行系统刺激,产生视野不同部位的不同反应。病人注视出现的图像及追踪出现的图像均是视刺激反应表现。

l 嗅觉刺激 把香水放在病人鼻子前随呼吸吸入,每次10-15秒,最好用病人平时喜欢的香水或咖啡。病人有反应时可露出喜欢的微笑。

l 味觉刺激 用棉花球浇上调味汁涂抹病人唇、舌,也可用带有调味的冰块、清水放在病人口腔内,但有吞咽障碍的病人不宜应用此法,有增加窒息的危险性。该刺激必须在具有复杂的吞咽反应后进行。

l 触觉刺激 通过给病人翻身,洗澡、穿衣服等触摸刺激,也可按摩病人身体各个部位,甚至用病人的手触及自己身体。

l 高压氧 颅脑损伤后及时改善脑循环,纠正脑缺氧,促进脑功能恢复。

l 康复工程矫形器 对于训练后仍不能使肌肉主动伸展者,可使用矫形器固定关节于功能位。

l 药物治疗 相关药物对症治疗,冬眠低温治疗以及脑细胞代谢功能活化剂、神经生长因子等治疗。

l 中医治疗 针灸,中药等方法。

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

l 上肢功能训练 采用卧位或座位训练上肢伸向物体的控制能力,如衣帽架挂帽子,抓取柜子上层的物体等。

l 口面部功能训练 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,如从进食固体到半流质到流质逐步加强难度;面部运动的训练,如做各类表情,加强面肌运动;改善呼吸功控制的训练,如慢慢吸气缓缓吐出等,以促进口面部功能的改善。

l 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训练 身体转向健侧,侧卧位坐起。坐起时要坚持用正确的方法。

l 坐位平衡训练 取坐位双手放在大腿上,让病人转头和躯干通过肩膀向后看,然后回到中位,再向另外一侧重复此动作,坐位时让病人向前、向下方、双侧触摸物体,必要时治疗人员辅助患者肢体协助完成训练。

l 站起和坐下训练 病人肩和膝前移站立,前移肩和膝,向下向后移动臀部坐下,有困难时需治疗人员协助。

l 站立平衡训练 早期练习双腿负重,训练髋关节前伸,防止膝关节屈曲,可使用膝部矫形器。引发股四头肌收缩,训练重心转移时调整姿势,进一步增加难度训练。

l 行走训练 训练站立时伸膝伸髋、注意膝关节控制,骨盆水平侧移练习行走。行走训练可逐渐增加难度,如跨过不同高度的物体,改变行走的速度等。

作业功能障碍的康复

l 手简单抓握与伸展的训练 健手带动患手完成一些简单的抓握,如磨砂板、推球、推圆木、插座、插积木等。

l 手实用性动作的训练 鼓励患者逐步利用患手完成生活能力训练,如自己洗脸、吃饭、刷牙等。

认知与知觉障碍的康复

l 空间障碍训练 通过绘画恢复空间关系的训练,如先从包含2个图案中选择1项适当的图案绘画、再从3项图案中选择1项适当的图案绘画。逐渐升级成正常的刺激水平。

l 视觉缺陷训练 患者一般存在视野缺损,通过功能性活动及变换技巧的方式进行治疗,如在检查表上勾圈特定字母的练习等。

l 注意力与集中力训练 简化各项活动的程序,将活动分解为若干个步骤,给患者足够时间完成活动;对提供的新信息不断重复;鼓励患者参与简单的娱乐活动等。

l 记忆损伤训练 鼓励患者使用记忆用具,如卡片、杂志、书籍录音带反复朗读需要记忆的信息。

言语康复

l 发声训练 要求患者按照字母表发出各类字母的声音。

l 辨音训练 先给患者单独的声音刺激要求患者分辨,再给予多种声音刺激要求患者分辨。

l 吞咽障碍训练 给予电刺激等治疗,同时要求病人从糊状或固体食物开始训练吞咽,直至可以吞咽流质食物。

1)食物内容多为蒸蛋羹、肉末、菜末、稠粥、烂面条、牛奶、藕粉、水果泥或将饭菜用粉碎机捣烂后食用。

2)进食时采用45°坐位。头不要低下也不要后仰,以防食物呛入气管。吞咽无力时,可用温度刺激,如用热毛巾擦嘴、颈部、喉部以促进喉部活动功能。

3)注意吞咽技巧。教患者在吞咽前首先深呼吸,然后闭气,再吞咽,吞咽后咳一下,肺部的气流从喉喷出,可将尚残存在咽喉中的一些残余食物喷掉。

4)为防止食道反流造成误吸,患者餐后应保持坐位半小时以上。定时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,防止食物残渣留存在嘴里。

5)吞咽训练。每日进行鼓腮、伸舌训练和双侧面部按摩,以改善口、面、舌、下颌的运动功能,每日1-4次。

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康复

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大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,治疗原则各不相同。

急性期的精神障碍 患者常有明显兴奋躁动或幻觉妄想等表现,应予药物控制(如安定、奋乃静、奥氮平等)同时积极提供支持性社会、亲情环境和心理治疗,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。

慢性精神缺陷 最主要的是恢复患者的自信心,使他们觉察到自己尚保留完成任务的能力。①适时安排患者参加文体活动,培养良好兴趣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;②开展教育训练,如对认知、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评估后功能训练,以恢复日常生活技能;③有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者,可予抗焦虑、抗抑郁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;④对于外伤性性格障碍者,则以行为治疗和教育训练为主。